close

「遊戲」對孩子在生理、心理、社會層面都有關鍵性影響,對特殊需求兒童更是重要。家扶基金會今公布「2019特殊兒童遊戲權調查報告」顯示,政府對特殊需求兒童的了解以及遊樂設施空間都嚴重不足,導致特殊需求兒童常遭受不友善對待。家扶基金會呼籲社會大眾改變觀念,重視特殊需求兒童的遊戲權。(中廣實習記者 林芳妤採訪報導)家扶基金會調查發現,6成特殊需求兒童在遊戲過程中曾遭遇不友善對待,並有9成家長認為現有遊戲空間不足,適合特殊需求兒童的遊戲設施也不夠。特殊需求兒童阿樂的媽媽分享,孩子在遊戲過程中,為了能和同學一起玩,必須要假扮成自己不喜歡的樣子,令小樂的媽媽心疼。小樂媽媽說,他在學校比較常有的狀況是,小朋友會叫他扮演恐龍,然後他就這樣喊的喊的喊的很累,大家則跑得很開心。小樂說,這樣的遊戲他一點都不開心,不過必須這麼做,同學才願意跟他做朋友,如果不這麼做,他們就不想跟他玩。小樂媽媽大嘆「難道我們要扮小丑,人家才要跟我玩嗎?」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強調,遊戲本身沒有壓力、威脅,不只能讓孩子在歡樂的過程中成長,更重要的是,遊戲可以穩定情緒,對特殊孩子的幫助非常大,需要各界重視。家扶基金會呼籲,除了硬體設施的改善,社會大眾對特殊需求兒童的想法也需要改變,這些都是極度需要被關注的層面,期待讓特殊需求兒童在「遊玩」和「遊具」都能安心玩樂與休閒,達到尊重差異,友善共榮。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hichuai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